7月21日,1600斤西瓜运到广州动物园,陆续分发给河马、大象、犀牛、黑猩猩等动物。这一视频画面被传播到外网上,引起了日韩网友的强烈吐槽。在他们看来,西瓜这种昂贵的水果,喂给动物吃,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毕竟韩国一个瓜将近100块人民币,日本要将近250元。
韩国网友关于中国动物园给动物吃西瓜的评论
其实不只是日韩等东亚国家,西方很多国家西瓜的价格,也贵得惊人。在德国,买个西瓜的价格约等于买4斤排骨;在新西兰,买个西瓜需要折合人民币150元。
(资料图)
关于各个国家为什么西瓜的价格相差这么大,知乎网友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并不是中国的西瓜变贵了,而是在过去的30年里,全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做到了拿西瓜当喝水一样吃。而中国人能够实现“吃瓜自由”,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中国的“西瓜之母”——吴明珠。
正在瓜地工作的吴明珠(图片来源:新疆农科院)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
吴明珠是如何走上“种瓜”之路的?这还要从她的求学经历开始谈起。
1950年,吴明珠考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园艺系果蔬专业。而当时和她一起入学的还包括后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院士等。
年轻时的吴明珠
上大学之前,吴明珠并没有接触过土地,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她在大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而这一阶段的学习也为她的科研启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后,吴明珠曾在《我的追求》一文中回忆道:老师们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还苦心培养我们的实干精神。慢慢地,她对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热爱愈加浓厚。在21岁生日那天,吴明珠在日记上激情满怀地写下:“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1953年5月1日,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吴明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南农学院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党员。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急需各类干部人才。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实干为民”的精神影响下,吴明珠向组织请求赴新疆支援建设,并成功获得批准。临行前,年轻的同事们唱着《我们新疆好地方》为她送行。当时,吴明珠默默许下心愿:“我一定扎根新疆,报效祖国。”
到了乌鲁木齐,吴明珠就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此后,她将所有青春岁月都留在了新疆。
自己吃苦,把“甜”献给人民
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吐鲁番夏季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常态。为了能够更好地扎根基层开展科研工作,吴明珠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把自己磨练成了一个在高温天气下仍能干农活的“农民”。
为了摸清吐鲁番地区的瓜类种质资源,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带领着自己的学生,顶着高温和风沙,走遍了全地区300多个生产队,成功摸清了吐鲁番的瓜的“家底”,并建立了瓜的品种档案。
吴明珠工作照
“瓜是我的生命。一天不去瓜地,我就觉得很难受,就好像母亲一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吴明珠说。
春去秋天,她领导团队扎根在土地中,成功培育了甜瓜早、中、晚熟系列品种,种植面积曾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值得一提的是,吴明珠和同事一起从吐鲁番的所有甜瓜品种中选育出的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品种,其中红心脆品质最佳,销往香港市场30年不衰。也正是在她的育种贡献下,吐鲁番、鄯善县等地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
选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8年至10年时间,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怎样能够选育更多瓜品种,造福全中国的人民呢?
1973年,吴明珠提出加速选育进程,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从此,她每年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进行育种研究,建立了一年三季的西甜瓜选育模式。同时,实现了“北瓜南种”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梦想。
吳明珠在海南实验棚内观察西瓜育种进展情况
借助海南温暖的气候,吴明珠团队的育种过程逐渐加快,并成功培育了后来绝大多数中国人夏天都吃过的“早佳 8424”等优秀西瓜品种。随着“早佳8424”“麒麟”“黑美人”等各种耐高低温抗病少籽无籽品种的西瓜在各地的推广,中国人逐渐拥有了把西瓜当水喝的夏天。
2017年,吴明珠罹患阿尔兹海默症,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种瓜”事业。身患疾病的她虽然会忘记很多人、很多事,但嘴里仍旧经常念叨,要回新疆、回瓜地。她说:“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60多载的科研生涯,她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