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如果问家家户户都要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资料图】
答案肯定是手机。
如果问全国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答案肯定还是手机。
吃饭、睡觉、玩手机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三件套,学习、工作降到了次要地位。
很多孩子因痴迷于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很多家长为此都手机和游戏视作洪水猛兽。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迷在手机里出不来。
近段时间,一个《退网一年,我妈把我的号干到了119级》的视频,冲上热搜!
一个高二升高三的学生,为更好地备战高考,戒掉手机一年,但是又舍不得荒废掉自己打了多年的游戏账号。纠结的他向妈妈求助,结果妈妈主动提出帮忙打理。
高考结束后,孩子打开游戏一看,哇噻,已经到了119级,当时给她的时候100级,原来自己打不过的关全让妈妈给突破了!于是在网上发了个视频,迅速登上了多个平台的。
网友说:“这是什么神仙妈妈?” “有这样的妈妈,就算我不爱学习也要照死里学。”
孩子这样说法,我想应该在不少家长的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你帮我玩手游,作为回报,我给你学习”。
实事求是地讲,手机、游戏并非像某些家长、专家想象的那样可怕,是罂粟,是毒品,它不过是像电影、电视、游乐园里过山车一样,是一种娱乐形式,给人带来身体特别是精神上的愉悦。
当下孩子之所以上瘾,责任并不完全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家长那里。
现在的孩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每天在学校除了上课还是上课,为了考试和安全,学校取消了包括运动会等在内的所有集体活动;回到家,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双休节假,除了补课还是补课,想看电视,想到户外活动,都被禁止;家长除了问学习,问成绩,和孩子几乎没有了交流……
如此情况下,孩子就成了“孤家寡人”,有事诉说只能找手机——聊天;有不满情绪发泄只能找手机——发帖;要想彰显自我能力只能找手机——打游戏;要想欣赏精彩世界、获取外面信息当然也只能找手机——浏览……
与人交往、交流、对话是一个正常人生存、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当孩子们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交往、交流对象时,他们只能转向虚拟的手机,寻找自己的“朋友”。因此,与其说孩子沉湎于手机,被手机所“控制”,莫若说孩子在通过手机寻找正常的生活。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想冲进去!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孩子的学习和玩手机也是如此。
当下大人看到孩子机不离手,眼不离屏只是一种表象,而没有看到孩子对与同学、与他人进行社交的内心渴望。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孩子不沉溺于手机,答案不在孩子那里,而在我们大人手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除草”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一天,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们来到了一片旷野,苏格拉底问:“这里长了什么?”学生们回答:“杂草。”苏格拉底接着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除掉这些杂草,应该如何做呢?”
“这个问题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一个学生抢先回答。
“用镰刀割,会省力些。”另一个学生答道。
“用火烧更彻底。”第三个学生的方法更决绝。
“那好”,苏格拉底站了起来,“现在你们按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学生们又回来了。他们发现,尽管他们除草的方法各异,但他们除过草的地方却依然草茂依旧。而在另外一块地方,油绿茂盛的禾苗正随风摇曳。在那块地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那是老师苏格拉底的著作,上面压着一张纸条:“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所以,要想把孩子从虚拟的手机“旷野”中拯救出来,一味夺机、断网的“割除”非是好法,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地“占领”才是根本。
作为家长,平时孩子放学回家,除了作业,应给他安排、留足娱乐的时间,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节假日,要从无休止地让孩子去补课,转向让他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用精彩的现实“充实”孩子们的头脑,用饶有兴趣的活动“占领”孩子们的肢体,让他们走入现实,爱上生活,用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挤压”对手机虚拟世界的渴望……如是,手游、网聊等“杂草”便没有了生长的地方。
放暑假了,就应放飞孩子,让他们走出户外,走向自然,拥抱社会,少上或不上补课班,因为,孩子的成绩是自己学出来的,并非是补课班补出来的,君不见,有多少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补课,“补课班”,“一对一”补课补了12年,高考成绩还是一塌糊涂,从这个方面来说,补课班连个鸡肋都算不上啊,作为家长,何必花亲钱、大钱让孩子再去啃呢?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