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漫子
京畿大地,一派勃勃生机。有着科技创新金名片之称的中关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天津宝坻、滨海,河北保定、雄安,中关村走出北京,带团队、带项目、带服务、带理念,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在津冀两地。
(资料图)
9年多来,一个个协同创新高地崛起,“类中关村”创新生态多点开花,吸引创新“候鸟”前来“筑巢”,也使创新的“种子”成长为“大树”。
麦田里长出“生产线”
位于天津宝坻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是中关村在京外的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双重使命。
在科技城中的中科拜克现代化宠物生物制品生产基地,两条生产线争分夺秒地忙碌着。“一条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宠物专用重组细胞因子生产线,另一条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广谱、长效、安全的宠物专用消毒剂生产线。”中科拜克(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黄实向记者介绍。
“如今,完成一期建设、启动二期建设的科技城已有了新模样。而在我第一次来到科技城的2018年,施工中的科技城主楼前还是一片麦田。”陈黄实回忆道。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天津市宝坻区历经三年酝酿,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终于在2017年春破土动工。
短短几年,从落子布局到项目推进,从阡陌村庄到楼宇林立,中关村带资金、带品牌、带项目、带团队、带理念“重仓”宝坻,天津有关部门出政策、搭体系、提效率、优服务……一大批好项目不断集聚。
科技城的“磁石效应”与“类中关村”的创新生态密不可分。金融超市、产业基金、综合服务中心,让创新企业享受到诸多实惠。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达介绍,科技城的产业布局、开发模式、人口引进、投融资等方面均建立在详实周密的规划之上。如在产业项目的引进上,注重产业链的打造、产业集群的建设,注重创新要素的配合、创新网络的搭建,注重园区企业之间的互动互补。
“中关村的创新基因已刻入宝坻,助力协同创新,也盘活当地产业经济。阳光、雨露、养料充足的创新生态,能让‘种子’成长为‘大树’。”刘汉达说。
如今,渤海之畔、海河平原都烙下了中关村“带土培植”的创新足迹。
“链”出来的“小巨人”
中关村创新的种子在燕赵大地萌发,加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在这片沃土上萌芽的中关村企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成长为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参天树”。
走进中关村精雕智造创新中心,总经理杨锰拿起两块分别在北京、河北生产的凹凸件。轻轻一碰,两块金属严丝合缝,看上去就像一块整钢。工作人员介绍,凹件与凸件之间的缝隙仅有3至5微米。
作为第一批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企业,精雕集团在2014年将生产组装搬迁至河北廊坊,实现了“北京研发、河北生产”,踏上跨越式发展之路。
“许多新产品的研发,如果超过6个月还不见成果,项目就会面临‘死’掉的风险。”杨锰说,为此,中关村精雕智造创新中心积极链接京津冀的需求与资源,完善产业链条。目前已整合津冀产业链制造资源80家、供应链企业200余家,不仅扩大了津冀制造资源的“朋友圈”,还使在京企业的制造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实现快速批量制造。
这只是“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一个缩影。
9年多来,中关村在燕赵大地播下创新的种子,一批“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与三地协同创新的步伐同频共振。
在雄安新区,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智慧实验室实现从“规划”到“落地”,城市级数字安全保障系统不断完善,无人驾驶公交车纳入公交线路……在建设物理城市的同时,一座数字城市也在拔节生长。
智慧校园、智慧安防、智慧办公、智能支付等随处可见的智慧场景,与首批服务新区建设的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眼神科技的技术加持密不可分。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两个月后,眼神科技即响应号召,投身雄安建设。6年间,首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智能征迁信息化平台建设、一体化智慧大脑AI计算平台,为这座未来之城的“城市大脑”奠定数字之基。
“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得益于协同创新。”眼神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厚金颇有感触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给企业带来了新机。
新高地共舞“孵金蛋”
从北京市区,一路向西南,便至涿州、保定;一路向东南,可达武清、塘沽,也可达燕郊、宝坻。1小时高铁车程内,一个个产业新高地渐次形成。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短短几年,中关村的创新平台结出累累硕果,塑造了区域新优势。
今年3月初,由北京研发、河北制造的我国首列自主研发的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在河北保定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下线。
研发在北京、量产在河北的另一家科技企业也传来捷报:智昆科技在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高精密RV类减速机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以自主研发力破国外的行业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难题,成功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由探索走向深入,创新高地之间协作联动日益增强,新赛道新集群加速发展,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技协作与支援合作处处长周静为说。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4265.7亿元,同比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提升。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医药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等12条重点产业链企业合计增长3.5%。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同比增长6.5%。
“下一步,中关村将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结合津冀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创新优势,布局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产业带动性较强的高精尖项目,带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聚动能。”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