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轻工制造行业:地产数据温和回暖,关注地产后周期机会 天天热推荐

时间:2023-04-27 18:00:38     来源:德邦证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场行情回顾:2023年4月17日至4月21日,上证综指下跌1.11%,深证成指下跌2.96%,创业板指下跌3.58%。分行业来看,申万轻工制造下跌3.60%,相较沪深300指数-2.14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20。轻工制造行业一周涨幅前十分别为华源控股(+14.92%)、松发股份(+8.35%)、永吉股份(+8.29%)、英联股份(+5.75%)、永新股份(+5.53%)、实丰文化(+5.09%)、哈尔斯(+4.73%)、新巨丰(+4.42%)、五洲特纸(+4.2%)、松霖科技(+3.67%)。跌幅前十分别为创源股份(-18.43%)、齐心集团(-14.47%)、金运激光(-11.75%)、中源家居(-11.08%)、华立科技(-10.91%)、盛通股份(-10.49%)、蒙娜丽莎(-10.07%)、惠达卫浴(-9.99%)、上海易连(-9.57%)、冠豪高新(-9.2%)

周专题:地产数据温和回暖,关注地产后周期机会历史复盘:地产后周期传导逻辑及对家居行业EPS/PE影响。按照房地产开发进度,地产周期大致可分为拿地-开工-预售-施工-竣工五个阶段,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地产周期可持续2.5-4.5年。回顾中国房地产历史周期,一般来讲伴随经济下行,地产后周期政策往往趋于放松,利好因素提升预期进而拉动地产、家电、家居等相关行业估值。地产供需双端共同发力显著提升商品房销售、新开工等增速。此后随着步入地产竣工后周期,大量交付意味着家居家电的大量购置,相关行业利润在此阶段加速释放。同时,进入地产后周期后,往往由于前期政策放松而使得经济过热,政策会进入调控紧缩期,使得行业估值出现下行,PE与EPS出现背离。周期现状:本轮周期较长,现处于竣工周期尾端。从地产周期趋势看,本轮地产周期的“新开工-施工-竣工“阶段大致开始于2016年初,受“金融去杠杆“政策、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陆续出台影响,叠加后续疫情因素扰动,房企施工意愿及实际进程明显拉长。一般来说,“新开工-竣工“周期持续约2.5-3.5年,但本轮周期已持续约5-6年,先后经历了:(1)2016.01-2018.03:新开工加速增长,增速大于施工增速;(2)2018.04-2020.03:施工加速,增速大于新开工增速;(3)2020年以后:进入施工-竣工阶段,但 受疫情因素扰动,地产竣工延后,周期拉长。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竣工面积加速回暖,进入地产竣工后周期。2023年1-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较1-2月收窄1.8个百分点。住宅竣工面积143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8%,其中3月单月全国住宅竣工面积46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4%。随着3月份地产竣工和房屋销售景气度抬升,地产回暖态势基本确立,家居行业需求有望逐渐复苏。家居行业:短期受益地产回暖,长期消费属性渐强。一方面,在过去几轮地产周期中,家居行业与商品房销售表现出较高的正相关性,2022年开始,国家在地产供需两端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地产政策宽松力度加码,房地产行业有望在未来筑底复苏,带动地产后周期的家居行业消费需求释放。而头部企业逆势拓店,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有望更大程度享受疫情结束后的行业回暖以及行业长期增长带来的收益,未来竞争格局将形成龙头强者恒强态势。另一方面,新房家装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且在一、二线城市中,二手房住宅成交套数占比已经上升至50%以上,呈现上升态势。存量时代的老房、二手房和租房的翻新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为家居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同时,消费人群需求的转移以及消费场景的多元化,也为家居行业延长产业链和增厚价值链提供了基础, 家居行业受地产周期的影响有望趋弱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经营状况低于预期风险;原料价格上升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格局加剧。

标签:

推荐文章